中国商报云南报道(记者 李锦兰)8月16日至18日,云南省社科联省级社科学术社团“对策应用组”22 家省级社科学术社团,按照《百家省级社科学术社团(2024)大学习大实践》活动安排,在牵头单位云南省再生经济产业开发研究会组织带领下,邀请省影评学会和省内外相关专家共50多人,前往文山州丘北县云南爱姆特农林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基地“以草代粮草畜一体化种养项目”实施点和红河州开远市红河闰荃农业有限公司“以草代粮草畜一体化种植养殖项目‘智惠云岭’工程实践点”学习调研。活动以现场教学和互动交流的形式开展,丰富了活动内容。
大实践活动现场。
在活动中,云南省再生经济产业开发研究会副会长、云南爱姆特农林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沈立虎介绍了文山州丘北县“以草代粮草畜一体化种养项目”基地建设的发展情况。他说,云南爱姆特农林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科研团队,从2018年开始引入“大叶蛋白芽(爱姆草)”在丘北县试种,经过了几年的研发,公司已基本完成了“草畜一体生态种养产业”的科研成果,将“大叶蛋白芽(爱姆草)”已投放到种植基地丘北县官寨乡、锦屏镇、双龙营镇、曰者镇、平寨乡、腻脚乡试种,收效很好,受到老百姓称赞。目前,公司科研团队已向“以草畜一体”的生态种植养殖产业化方向发展探索,为促进畜牧业产品质量和种植饲草供畜“以草代粮”找到缓解饲料原料危机和发展草本植物蛋白资源的路径。
活动现场。
沈立虎还表示,随着国家大力发展循环农业、生态农业和农业扶贫政策的要求提高,传统农业生产模式已经捉襟见肘,急需寻找一种既能提高生产效益又能保护环境的新型农业模式。云南爱姆特农林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的“以草代粮草畜一体化”种养殖项目正是应对这些挑战的创新之举。公司以“种好一棵草,养好一头猪,建好一个厂,形成一条产业链”为发展目标,紧紧围绕种植“大叶蛋白芽(爱姆草)”及生态猪养殖产业,积极探索符合我国国情的“观光农业+生态农业+循环农业”新型农业发展模式。
据云南爱姆特农林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丘北)项目基地圣利缘生物科技(云南)有限公司相关专家介绍,青贮饲料是生物菌种发酵,存储时间可达两年不变质,青贮发酵饲料的价格,优于市场的全价饲料,深受养殖户欢迎。
“大叶蛋白芽(爱姆草)”的技术总负责人云南祥农十八长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研究会生物农资技术研发推广顾问黄勇博士,讲解了研发和推广“爱姆草蛋白青贮饲料”生物发酵技术工艺流程。
黄勇表示,随着畜牧业的快速发展,优质饲料的需求日益增长。爱姆草蛋白青贮饲料,作为一种高蛋白、高纤维的植物资源,具有巨大的饲料开发潜力。通过生物发酵技术,可以有效提高爱姆草的营养价值和消化利用率,为养殖业提供优质、安全的青贮饲料。
活动以现场教学和互动交流的形式开展,丰富了活动内容。
黄勇从爱姆草的种子培育、种植、收割、青贮发酵菌种配比的活化培养等作了详细解读。他说,提高菌种的活性和数量,通过生物发酵,使爱姆草中的蛋白质、维生素等营养成分得到有效保留和提高,延长保存时间,促进了密封发酵创造的厌氧环境和有益微生物的作用,有效抑制有害微生物的生长繁殖,使青贮饲料可以保存较长时间并改善饲料品质,有效改善饲料的适口性,提高牲畜的采食量。另外,爱姆草蛋白青贮饲料的生产过程,还减少了废弃物的排放,实现了资源的循环利用,符合环保要求。一是产生了最大化的经济效益,降低饲料成本,提高养殖效益,增加农民收入;二是达到良好的社会效益,保障了畜产品的质量安全,促进了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还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就业问题;三是生态效益明显,减少环境污染,保护了生态环境,推动了农业绿色发展。
爱姆草。
红河州开远市红河闰荃农业有限公司“以草代粮草畜一体化种植养殖项目‘智惠云岭’工程阿得邑村实践点”项目人李关平说,自今年4月19日开始,公司已种植118亩“大叶蛋白芽(爱姆草)”,巳投放了800头生猪,收割大叶蛋白芽(爱姆草)四刀,生产青贮发酵饲料200多吨。
目前,红河闰荃农业有限公司借“智惠云岭”工程+“以草代粮草畜一体化种养项目”阿得邑村实践点,已带动46多户村民种植大叶蛋白芽(爱姆草)100多亩,养殖生猪2000多头。李关平说,公司在很短的时间里,认真践行“智惠云岭”实践点所倡导的“联农带农共同富裕”的指导思想,为打造“阿得邑幸福村”打基础,做实事。
在活动中,云南省投融资研究会副秘书长王小军表示,通过大学习大实践活动,把投融资研究会的“农业数据”业务板块可以有效整合到“对策应用组”的资源中来,为云南省社科联倡导的“智惠云岭”工程+充实内容和数据;飞虎队研究会、东南亚研究会等社团和与会专家、企业家踊跃发言,期待整合社科学术社团资源,更好着眼现实、服务社会。
云南省社科联一级调研员卜金荣表示,“对策应用组”(2024)大学习大实践活动,聚焦云南省委省政府“3815”战略发展目标,发挥各省级社科学术社团资源优势、整合资源共同打造“智惠云岭”品牌,发挥人才优势,产业优势,助力经济社会发展的相关活动和落地“智惠云岭”实践点,已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可喜可贺。希望各社团按照省社科联安排的(2024)大学习大实践活动,切实地组织好、总结好、宣传好和巩固好活动成果,把各个社科学术社团的智慧“惠聚到云岭大地”,服务大众,服务百姓。(图片由云南省再生经济产业开发研究会提供)